全部文章專欄

從小培養表達與情緒力, 給孩子一輩子的力量!─讓孩子練習溝通與情緒表達的重要性

 從小培養表達與情緒力,給孩子一輩子的力量

0~6歲是孩子認知、表達與情緒發展的關鍵期,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際互動,更是建立自信與心理健康的基礎。家長若能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,將為孩子打下穩固的成長基礎。

為什麼要培養表達能力?
表達力是孩子認識世界與表達自我的橋樑。當孩子能清楚說出想法與感受,不僅提升語言理解與邏輯思維,也更容易在學習中表現自信。良好的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孩子在團體中建立人際關係,敢於發聲、不容易被忽略。更重要的是,語言也是情緒的出口,會說話的孩子,更能用言語取代哭鬧或攻擊,減少誤解與衝突。


陪孩子認識情緒,練習表達,建立穩定的內在力量


情緒發展對孩子有多重要?
孩子的情緒能力,關乎日後面對挫折、處理壓力與與人相處的能力。從學習認識情緒(如「我現在生氣」、「我好難過」),到能適當表達與調整(如深呼吸、畫畫釋放情緒),孩子需要安全的空間與大人的引導。擁有良好情緒管理力的孩子,能發展出高EQ,具備同理心、人際合作與心理韌性,這將是他們未來面對人生挑戰的保護力。

家長可以這樣做:
接納孩子情緒,幫他命名感受,如「你現在有點難過,對嗎?」

鼓勵說出想法,不打斷、不責備,創造安全的溝通環境

從小決定中培養選擇與判斷力,例如「你想穿紅色還是藍色?」


透過以上的訓練,讓孩子提升其自我表達力,有助獨立發展。
具備良好的自我表達力,是孩子邁向獨立與健康人格的關鍵。其正向影響包括:

 

  • 日常生活中練習做小決定(思考力)

 → 孩子能從小練習思考與做選擇,培養判斷力。
 

  • 孩子懂得為自己發聲(表達力、溝通能力)

 → 建立表達觀點與溝通的自信與能力。
 

  • 良好的情緒控管力(高EQ)

 → 透過表達與覺察情緒,養成穩定的情緒管理能力。
 

  • 培養自尊、獨立(自信)

 → 自我肯定感提升,有助於人格與行為的健全發展。

從語言到情緒,從表達到獨立,都是可以從小培養的能力。父母每天的一點傾聽與引導,就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成長力量。

參考資料: 
莊琳君(2019)。不是孩子愛鬧情緒,是他想說卻不會說!德國幼兒園的小小孩自我表達課。台灣:野人。